2008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21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武喜尊
    物探装备. 2008, 18(3):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目前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以及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提出了煤炭高精细地震勘探今后要着重做好“四高”,即高频率、高密度、高保真度和高质量,从而保证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地震勘探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提高地震勘探成果的准确率;提高地震勘探成果的精度。精细地震勘探要实施小网格、单点接收,同时加强叠前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高精细地震勘探的目的,
  • 廖声刚
    物探装备. 2008, 18(3): 145-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磁干扰至今仍然困扰着地震勘探生产,本文通过一种室内实验方法,验证了地震数据通道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是产生电磁干扰的根本原因,并且电磁干扰的大小与检波器串的阻值大小相关。指出在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的地震勘探作业区,采用适当的检波器并联方式、保证数据通道畅通、避免漏电等良好的对称平衡状态,是降低或者消除电磁干扰影响的有效方法。
  • 夏颖,刘存,刘志尧
    物探装备. 2008, 18(3): 148-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地震仪器采集质量监控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地震仪器记录容量的迅速扩张和当前对采集质量现场实时监控的要求,也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eSOC-Pro 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地震数据质量监控系统,本文在分析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监控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eSOC-Pr 系统的功能、结构、软硬件及其典型应用。
  • 李兆源,汪庆华,张海兵
    物探装备. 2008, 18(3):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套仪器同步采集可使地震采集道数成倍增加,能解决单套仪器道容量不够的问题,而且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本文通过“跨长江荆江段施工”一例,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在特殊地表条件下使用多套地震仪器同步采集的优势,即;在长江两岸各停放一套仪器采用两套仪器同步采集方式,比直接使用一套仪器具有的优势。并分析了一例不同步的故障,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陈继红
    物探装备. 2008, 18(3): 157-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车辆跟踪服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移动通讯具有了更高的带宽、更稳定的服务、更合理的服务价格,使得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GP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 3G 技术的车辆跟踪服务系统得到了高速发展。本文依据该项技术的特点,结合石油物探行业的实际,阐述了不同的技术方案,并重点论述了以 GPRS 方式为无线数据传输手段的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关键技术。
  • 万连顺,门玥聪,付卫山
    物探装备. 2008, 18(3): 162-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勘探方法对施工区域通讯的距离要求越来越大,通讯距离的再扩展一般用差转台。当通讯距离更远一些或有特殊要求要用两个以上的差转台时,就会涉及到多个差转台之间链路的问题。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差转台多级中继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交流与探讨
  • 李兴华
    物探装备. 2008, 18(3): 166-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QC-Pro 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系统,本文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基本参数的意义,详细阐述了其关键参数的计算、设置方法,并对文件输出、数据备份、质量控制等功能的应用进行了详尽论述。
  • 多砚芳
    物探装备. 2008, 18(3): 170-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WTZ-100S 钻机是适用于松软地层的一种钻井设备,不能在砾石区钻井。本文阐述了通过增加充压水罐、挡块,改造钻杆,加固动力头,使用定心套、垫叉和双层垫叉,下接头等措施将 WTZ-100S 钻机改造成能用于砾石区钻井的方法,并介绍了合理的钻井工艺和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钻具的方法。改造后的 WTZ-100S 钻机在砾石区的钻井成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 李明星
    物探装备. 2008, 18(3): 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可控震源施工中,畸变必须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本文分析了畸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判断畸变超标的方法,介绍了SM26HD可控震源畸变超标的具体排除方法--更换活塞杆、活塞环、铜套。
  • 经验举荐苑
  • 范方龙
    物探装备. 2008, 18(3): 17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先春,‚刘志刚
    物探装备. 2008, 18(3): 178-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IT与装备
  • 刘章平
    物探装备. 2008, 18(3): 179-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408UL, 地震仪工作站的文件系统容易因电源故障、操作错误等原因而崩溃,影响施工效率。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非常耗时。本文提出了使用U 盘备份和恢复文件系统的方法,并介绍了U 盘分区和 usdump/usrestore 命令使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几十分钟内恢复整个文件系统,节约了宝贵的施工时间,
  • 田增良
    物探装备. 2008, 18(3): 183-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控制系统在采集站中大量应用,本文以 AT90S8515 单片机为例,介绍了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 ARIES 仪器采集站中的应用。
  • 重磁电技术
  • 董卫斌,索晓东
    物探装备. 2008, 18(3): 186-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复杂地区建场测深法野外采集工作方法和技术。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建场测深法在西部复杂地区应用实例,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复杂地区建场测深勘探野外采集技术。实践证明,利用这些新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复杂地区建场测深采集资料的精度。
  • GPS技术
  • 畅 毅,魏文宏,张建恩,尹柱庭
    物探装备. 2008, 18(3): 190-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及其特点,然后利用现行的几个单点定位软件对几组实验数据分别进行了处理、比较和分析。试验数据表明: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理论、方法成熟,精度可靠,用于石油物探测量工作中,具有布点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且不需增添任何设备。
  • 刘贵荣,王晓琦,黄文成
    物探装备. 2008, 18(3): 198-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吐哈盆地地震勘探中,数字化地图及卫星影像技术已得到广泛地应用,针对现有技术、资源以及未来物探对施工区域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本文探讨在现有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将虚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项目踏勘中,使项目踏勘工作与数字化信息相结合,为前期规划和施工资源配置提供参考资料。
  • 学苑与信箱
  • 孙玉群,刘绍新,韩明森,付德华,廖声刚
    物探装备. 2008, 18(3): 202-204,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ystem Four 是第五代数字地震仪,其先进的功能和庞大的带道能力预示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仪器参数的选择在保证地震采集资料质量上作用很大,特别是前放增益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资料品质的好坏。本文详细论述了使用常规速度型检波器时,Svstem Four(AC)前放增益的选择原则和分析方法,为复杂构造和复杂地表地区的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施工提供一种分析思路,即在保证信号不溢出的前提下选择增益应按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
  • 贾文景,赵延峰,石利军
    物探装备. 2008, 18(3): 205-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 GPS 控制网中加入IGS 进行联测,能有效地控制与提高 GPS 控制网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利用IGS 对 GPS静态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对处理结果的分析表明:IGS 联测使控制点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 新产品介绍
  • 吕万国,杜广斌
    物探装备. 2008, 18(3): 208-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428XL,地震数据采集仪器运用了全新的网络概念,作为一个局域网,可以通过网关连接到因特网上,实现野外采集数据的远程质量监控甚至远程现场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本文介绍了 428XL 系统的特点,阐述了根据工区实际情况连接排列、设置数传参数的方法,并针对 428XL 在生产中出现的:测试结果超限显示,个别采集站不能被系统识别、检波器倾斜测试窗口和绘图头段参数设置窗口程序有漏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