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3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6-25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易昌华, 韩善锋, 孟庆夫, 任骏, 张志霞
    物探装备. 2025, 35(3): 141-144,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物探自组网系统在物探生产中的探索,目的是解决无网络地区物探施工过程中的通讯问题。通过将4G移动网络、MESH自组网、北斗通讯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一种适用于物探生产的宽窄带双MESH自组网系统,可实现物探无网络工区的网络全覆盖,并且能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智能化地震作业系统移动端APP通过自组网设备,在无网络地区将排列、钻井、激发等工序中的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并上传到智能化地震作业系统,解决施工人员无法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云端的难题。地震队管理人员通过实时上传的数据,对生产进行指挥、调度,当野外工作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时,可通过自组网设备可以及时与队部进行沟通,提高物探生产效率与质量,降低安全风险。
  • 成新选, 黄磊, 何琼莹, 于思文, 魏旺
    物探装备. 2025, 35(3):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阻抗匹配是电子电路设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技术问题。电路中阻抗不匹配,不仅会影响信号传输或采集的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电路的自身安全。在石油地震勘探中,地震仪器阻抗匹配并非像电信领域的阻抗匹配概念,后者意味着模拟信号采集通道中阻抗的严格一致,而前者是指通过对采集站输入阻抗与检波器自身阻抗的合理设计,进而确保地震信号能够被高保真采集。本文主要讨论了地震仪器采集通路输入阻抗与磁电式检波器内阻之间的阻抗匹配关系对地震信号拾取效果的影响程度,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 夏延海, 杜清怀, 刘金萍, 任立刚, 于素君
    物探装备. 2025, 35(3):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部探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在沙漠中推路是西部探区物探施工基础和重要的一步。传统推土作业涉及工序环节多,需要测量员与推土机驾驶员密切配合,做好测量、推路、测量三个工序的衔接,其中测量频繁放样、立桩,劳动强度大,使用人员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通过对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开发了推土机无桩号施工导航定位系统。可多台、多地同时全天候、持续不间断有效作业,可提高整体作业效率,节约工序衔接,减少相互等待时间,减少机械磨损和机械平整次数,将设备利用达到最优;减并工序并减少标志旗的标记工作,减少现场施工人员,降低作业施工风险,辅助驾驶员精准、高效地完成推土作业;减少消耗投入的同时完成更多工作量,节约设备租赁、油料消耗、人工成本和材料费用,推动推土作业由人工引导向机械自主引导转变,对提高推土作业水平,实现推土机无桩号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 柴军兵, 李永海, 苏航, 许永安, 石矿林
    物探装备. 2025, 35(3): 153-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际石油勘探项目施工过程中,有些项目需要建立独立的坐标系统。另外当前高效勘探采集项目需要采用全球的高精度实时星站差分服务以提高采集效率,控制点坐标系统需要与实时星站差分结果一致,以减少不同坐标系统带来的影响。如何选择精密单点定位在线处理服务,成为国际石油勘探项目面临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项目经常采用的CSRS、AUSPOS、RTX和OPUS 4个在线处理服务的数据要求和输出结果,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采集时长的国际石油勘探项目数据分别发送至4个在线服务处理,结果显示CSRS、AUSPOS、RTX处理结果较为一致,AUSPOS、RTX和CSRS的纬度、经度均方根误差小于0.0003 s,高程均方根误差小于0.030 m; OPUS处理结果与其他3个相差较大,纬度、经度、高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038 s、0.00051 s和0.124 m。在国际项目施工时,需考虑参考框架、历元、结果报告、时效性等因素,选择CSRS、AUSPOS和RTX其中的一个,不建议采用OPUS结果。
  • 张钻, 崔红英, 姚琛, 何琼莹, 李紫玮
    物探装备. 2025, 35(3): 158-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地震勘探井炮激发过程中应用实时卫星定位并设置操作手与井口之间的安全距离阈值,有效形成了激发安全距离的电子围栏。在约定时间激发方式的指挥中心设置电子围栏(准爆区域和禁爆区域)能够有效避免采集排列布设不全或质控不合格而导致的废炮情况。井炮激发中使用的电子雷管在密码文件中设置了电子围栏(准爆区域和禁爆区域),进一步管控了雷管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本文梳理了当前几种井炮激发方式中电子围栏的应用原理与方法,简要介绍了电子雷管的电子围栏设置方法。
  • 王万鑫, 王楠, 刘艺涵, 刘雅馨, 梁冰
    物探装备. 2025, 35(3): 162-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详细探讨可控震源时间效率方面的统计与分析方法,旨在揭示影响可控震源单炮时长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VibPro HD箱体记录的时间数据,并与USM高效多源激发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对效率统计功能展开了实践应用与理论探索。通过随机试验计算效率分析,揭示了搬点时长与等待激发时长对单炮时长的影响。同时借助应用案例,展示了效率统计功能在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的模拟应用,成功找出了实现可控震源效率最大化的施工方案,为项目的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 交流与探讨
  • 佘航, 徐玉超, 方守川, 秦学彬, 何文蔚
    物探装备. 2025, 35(3): 16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增加,ROV(遥控水下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作业对导航定位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介绍了ROV综合导航系统中INS、USBL、DVL、GNSS等设备的协同原理及在深水项目中的应用成效,并展望了未来智能融合技术的发展前景。
  • 王国忠, 姜保刚, 杨飚, 陈智, 楚保
    物探装备. 2025, 35(3): 172-173,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变质岩、石灰岩等致密坚硬,在这些岩石中激发得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针对该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其主要原因,并提出在封井材料、间隔装药、聚能爆破、反向爆破等方面进行攻关的思路。
  • 曾孟
    物探装备. 2025, 35(3): 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unLink4000枪控系统在生产作业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都要通过GunLink4000的网络系统传输,而GunLink4000的网络系统有时会出现故障导致数据丢失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对GunLink4000的网络系统进行测试,并给出该测试的详细步骤以及测试指标,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快速找出故障原因,或者在生产前进行预测试,保证系统网络的畅通,保障顺利开工生产。
  • 郝磊, 刘志刚, 吕江海, 宋晓伟, 范嘉瑞
    物探装备. 2025, 35(3): 177-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横波可控震源激发频带宽度与平板和地表的耦合程度密切相关,提升平板与软地表的耦合程度可以提升横波可控震源的激发频带。本文通过分析可控震源振动器的系统传递函数,提出了两种评价平板与地表耦合程度的标准。基于评价标准,分析了压重、平板面积和齿型对横波可控震源平板与软地表耦合程度的影响,得出了三个因素对耦合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横波可控震源平板优化。优化后,显著提升了横波可控震源软地表的激发频带宽度,为横波可控震源研发提供了参考。
  • 齐晓龙
    物探装备. 2025, 35(3): 182-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技术——无线自组网,逐渐发展起来并走向成熟,主要包括Mesh自组网及宽窄带自组网。Mesh自组网技术在森林火灾防控中可实现快速组网和多跳中继及智能化监控,在消防领域也广泛应用,提供可靠通信解决方案。宽窄带自组网技术在消防救援通信中,窄带可延伸信号确保语音通信畅通;在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场景中,通过多种方式组合架设自组网基站构建应急网络并实现通信覆盖。本文深入探讨了无线自组网技术中的Mesh自组网技术和宽窄带自组网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 曹叔巍, 吴绍玉, 秦学彬, 乔永杰, 王国芹
    物探装备. 2025, 35(3): 185-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短基线声学定位技术是一种实时水下声学定位和跟踪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采用测量声波传输时间的方式进行距离测量,通过多个密集的声波接收器组成声阵,并应用相位测量技术进行水平方位和垂直角度测量,进而确定目标相对于声学换能器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根据DGPS位置数据和定向设备的方位数据,结合声学换能器与DGPS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移值,实时解算换能器实际位置,最终通过换能器和水下目标之间的相对方位、垂直角度以及距离等相对位置关系计算水下目标的实际位置,从而实现水下目标的实时定位和跟踪。超短基线声学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下机器人潜水作业,水下航行器实时跟踪,潜水员水下位置监控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海上石油勘探市场的不断扩大,特别是OBN勘探模式的不断推广,超短基线声学定位技术也已被引入到海上石油勘探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海上石油勘探中的节点设备收放和定位等环节,特别是其在OBN勘探中的应用,有效改善了节点设备的投放准确度,提高了一次放缆成功率,同时超短基线声学定位技术也在海底节点设备最终位置确定和节点设备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超短基线声学定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从多个方面介绍和总结了超短基线声学定位技术在OBN勘探中的应用情况。
  • IT与装备
  • 高增会, 李海军, 王浩, 屈超, 杜牛
    物探装备. 2025, 35(3): 189-192,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枪震源高压气系统的工作压力高达2000 psi,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具有隐形炸弹的威力,一旦失控或高压气意外泄露,对操作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死亡风险。为降低和避免高压气系统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国内外公司开发出了高压气系统的远程遥控技术如自动排残技术、遥控高压配气管汇技术等,实现了高压气系统操控现场无人化和远程可视化的应用效果,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赢得了国际上各大油公司的认可,满足了HSE审计要求。本文对气枪震源高压气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远程控制技术和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 闫佳琛, 张昊楠, 阮福明, 崔世峰, 张少鹏
    物探装备. 2025, 35(3): 193-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元覆盖次数统计是海洋地震勘探监控采集质量、指导补线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借鉴陆上二维覆盖次数统计方法,结合海上作业情况,提出了偏移距面内去重复的覆盖次数统计方法,并针对当前逐渐向高密度、精细化采集发展时带来的数据量成倍增加问题,对整体流程进行性能优化,提高CPU利用效率以及减少7/8的内存占用;最后以南海某实际工区为例测试验证,相同面元格内的覆盖次数统计结果与国外第三方软件一致性为97%,在文件解析、覆盖计算和显示效率上与国外软件相当,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和性能优化结果满足海上地震勘探质控需求。
  • 朴金山
    物探装备. 2025, 35(3): 199-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提出的全面实现工业雷管向电子雷管升级换代的要求,电子雷管经过短暂过渡期后将会全面地应用于地震勘探项目中。相较于普通电雷管,电子雷管的自身安全性能有了本质提升,公安部门也可实现对其全寿命周期管控,然而电子雷管的结构和起爆机理完全不同,若要在勘探项目使用电子雷管进行激发,需要详细地了解电子雷管与普通电雷管在结构、起爆机理、激发流程、管控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电子雷管采用的是起爆指令方式控制点火起爆,不同厂家的架构设计差异导致电子雷管起爆延迟时间差别较大,本文对整个起爆控制系统的延迟时间的组成和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 学苑与信箱
  • 李兵兵, 王伟辉, 王飞, 王姗, 郑吉美
    物探装备. 2025, 35(3): 203-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圈式模拟检波器位于地震采集系统最前端,用来接收地震信号,其关键特性的准确评估对于提升地震数据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评估检波器可靠性和倾角表现的方法是采用跌落和手动倾角,存在测试效率低、可操作性差等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检波器失真、中心度的定义和悬体位置对失真的影响,并针对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对检波器的可靠性和倾角表现两个关键特性的评估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给检波器测试仪的激励信号中加入直流偏压,模拟检波器实际倾角或跌落后悬体的位置变化,根据悬体在其可运动行程范围内多个位置的失真变化情况,来评估检波器的可靠性和倾角表现。
  • 陈传庚, 刘元坤, 李默, 张志霞, 张建新
    物探装备. 2025, 35(3): 207-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高效激发控制技术是提高数据质量和勘探效率的关键。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如何优化震源激发以在获取更高质量的地震数据同时,提高勘探效率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当前业界主流的高效激发作业模式及其控制技术在综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Dolphin综合导航系统在多船同步震源激发和单船多源顺序激发控制的独特特点和显著优势。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分析,展示了Dolphin综合导航系统在提高勘探施工效率和生产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果,包括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数据准确性和降低勘探成本。这些成果表明,高效激发控制技术在现代海洋地震勘探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未来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