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论与综述
    易昌华, 张彦军, 曹国发, 柴军兵
    物探装备. 2024, 34(5): 281-285.
    无标记物探作业无需在地面做任何标记,具有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环境损害等优势,是未来石油物探导航定位的一种新模式。在传统无标记施工的基础上,结合节点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给出了两种探索性方案。一是在节点仪器中记录GNSS原始数据,通过后处理获得高精度节点坐标|二是对节点记录的单点定位结果进行滤波平滑,获得亚米级平面位置,再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对高程数据进行替代,从而获得节点的高精度坐标。
  • 学苑与信箱
    程孝义,李少军,崔祎,戴小叶,赵继晨
    物探装备. 2024, 34(4): 271-275.
    eSeis Neo 节点是东方公司在eSeis 节点基础上的升级产品。就前期 eSeis 节点在施工应用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缺点和不足,eSeis Neo 节点在软件、硬件方面做了针对性地改进,性能方面得到较大提升。自 2023 年初首次投入勘探施工以来,从野外勘探项目的实际应用效果看,eSeis Neo 节点表现出高稳定性、低故障率、快速下载等优势。本文就硬件主要改进之处做了一些说明和分析。
  • 专论与综述
    易昌华,李春芬,韩善锋,黄磊,刘小峰
    物探装备. 2024, 34(4): 211-214,227.
    针对当前地震勘探面临作业环境复杂、项目管理难度大、作业成本压力激增等难题,提出了智能化地震队系统“云边端”一体化架构解决方案,按照“一平台两体系”模式开发建设。实现了地震勘探生产智能化任务分发、生产数据智能化采集、多维度全方位生产进度统计及可视化、车辆和作业人员位置的实时监控、风险信息数据的采集加载及安全预警。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地震勘探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作业安全。
  • 专论与综述
    朴金山,朱汝明,王亮,刘鸿飞,孟凡平
    物探装备. 2025, 35(1): 1-4,12.
    随着大道数高效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线仪器和节点仪器、不同节点仪器之间混合采集越来越普遍。由于不同地震仪器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整体架构设计和数字滤波芯片选型的不同导致其滤波特性等关键技术性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保证联合采集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在施工生产前充分考虑滤波方式和低切频率的选择、前放增益的匹配和直流漂移的移除等,选取合适的参数设置消除影响;同时,也要通过优化激发控制系统的启动控制方式实现激发GPS时间为整秒(或4ms、8ms),保证混用的地震仪器原始数据中始终存在某一样点对应时间与激发GPS时间完全吻合,消除不同地震仪器对数据文件首个样点的处理方式不同带来的影响。鉴于不同地震仪器数据文件的切分和合成方法不同,在混合采集时要根据工作原理提前规划好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 专论与综述
    宋立辉,薛立武,任宜林,李超,封召鹏
    物探装备. 2024, 34(6): 351-354.
    随着 eSeis Neo节点仪器的大面积推广使用,保有量快速增加,如何实现对节点仪器高效、准确地检修,成为保障节点项目顺利运作的关键。本文介绍一种可以对eSeis Neo 节点单元整机和电路板同时进行测试的便携式检修台(以下简称检修台)。该检修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测试准确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野外现场检修使用,可大幅提高作业现场检修能力和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 交流与探讨
    曹文娟, 刘小峰, 王世鹏, 王万鑫, 刘艺涵
    物探装备. 2024, 34(6): 389-393.
    目前,陆上可控震源地震勘探生产主流电控系统为VibPro HD、VE464两种。东方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USM系统基于节点采集项目广泛应用于国内各个探区,已经实现基于VibPro HD电控系统的可控震源及井炮的节点施工高效激发管理应用,但尚未实现基于VE464电控系统的可控震源高效激发管理应用。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SM系统下的VE464可控震源高效激发技术方案,并进行相关硬件的配置及相关操作方法流程介绍。
  • 专论与综述
    黄玉峰
    物探装备. 2024, 34(4): 220-224.
    本文首先回顾了陆上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历程,又介绍了目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可控震源技术-高精度可控震源(EV-56)技术和新型横波可控震源(EV-56RS)技术。针对目前可控震源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和研究现状,提出了可控震源技术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和难点,同时给出了关于当前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的一些技术思路与思考,希望能为广大震源科研技术人员提供一些技术层面的帮助和研究参考。
  • 专论与综述
    甘志强, 刘卫平, 魏月婷
    物探装备. 2024, 34(5): 286-290.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勘探技术的逐步规模化应用,无论单个项目投入设备数量,还是应用项目比例,节点仪器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本文在介绍节点仪器产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采集电路组成及工作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从关键器件选型、硬件电路、固件低功耗优化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节点仪器采集电路的低功耗设计思路,并给出具体的验证实例,以期为今后体积小、重量轻、续航时间长、综合技术性能更优的节点仪器研发、制造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宋立辉, 杨曦, 李超, 封召鹏, 任宜林
    物探装备. 2024, 34(5): 291-295.
    美国SEG协会将地震记录的极性定义为SEG极性和SEG反极性,以确保野外原始记录的一致性。在地震勘探项目中,油公司通常在开展前明确仪器、震源以及地震道数据的极性要求。极性错误可能导致重大的质量问题,因此,在项目启动审计、日常设备检验以及更换相关采集设备部件后,特别关注极性测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野外地震采集项目为背景,以Sercel系统为例,利用第三方测试软件Testif-i进行检验,对SEG极性进行详细解析。希望通过本文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防范极性问题,避免因此引发质量事故。
  • 专论与综述
    吕帅
    物探装备. 2024, 34(4): 225-227.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提升,无线节点仪器在物探领域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节点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主要探讨了无线节点仪器在地球物理勘探、环境监测和地下管道探测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专论与综述
    方守川,曹国发,张瑞天,韩华,吴文俊
    物探装备. 2024, 34(4): 215-219.
    本文分析了以往的国内外海底地震勘探综合导航系统所采用的数据管理系统在后续开发和产品应用推广过程中存在软件投权成本比较高、平台开放性差等缺陷。从系统架构、安全性、数据存储过程及事务支持、数据访问稳定性及性能、SQL合规性、ACID合规性、数据同步方式、支持的数据类型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选型,提出了多船分布式海洋综合导航系统数据库的新设计方案,形成了一套基于 PostgreSQL的综合导航系统数据岸。经验证测试表明:数据岸的访问能力能够应对分布式、多船海洋地震勘探施工组织、以满足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多船施工项目的需求。
  • 专论与综述
    王楠,刘金中,邢振国,赵志勋,余丹逵
    物探装备. 2024, 34(6): 355-358.
    本文叙述了在可控震源施工准备工作中,如何使用批处理脚本对导航平板电脑的IP地址进行配置,关闭导航平板电脑及可控震源高效激发管理系统工作站上的防火墙及系统自动更新,自动拷贝导航软件的坐标系统转换文件、队列配置文件、软件配置文件,除无用的备份质控数据及电控箱体的力信号的方法,并且对批处理脚本的命令语句进行了解释。批处理脚本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可控震源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导航平板电脑重启及可控震源高效激发管理系统工作站内置授时板卡驱动失效造成的生产停滞。
  • IT与装备
    周凯, 卢小刚, 曹俊文, 吴杲, 费超
    物探装备. 2024, 34(5): 340-342,350.
    在我国西南地区,国家大力进行页岩气示范区的开发,西南地区特殊的地形勘探难度较大。山川、断崖、河流等地形在使用有线仪器震勘探中我们经常采用绕道列布设方法。但是428XL仪器在绕道的删除便捷型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们基于428XL仪器主机软件提供的一些与绕道有关的信息,研发了一款对绕道信息进行快速编辑的软件。该软件具有操作简便、不易出错、批量处理的特点。
  • 交流与探讨
    刘茵, 白煜, 杨丽青, 贺棋彤
    物探装备. 2024, 34(5): 331-334.
    地震勘探是一种依靠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勘探仪器检测地震波信息并进行研究来获取地下矿藏情况的勘探方法。仪器记录资料时间需要与激发源起爆时间严格同步,同步精度偏差会严重影响采集质量。本文将描述一款新型同步精度测试装置自主研发及设计的过程。以及如何实现野外操作人员准确、快捷的测试激发源同步精度,助推项目提速提效。
  • 专论与综述
    崔焘,张昊楠,阮福明,闫佳琛,赵希昉
    物探装备. 2024, 34(4): 232-236.
    拖缆地震勘探作为海上地震勘探的重要方法,现阶段拖缆地震勘探航线规划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大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为改进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专家经验法和机器学习的海上地震勘探航线优化算法。以工区前绘测线为研究对象,自动规划拖缆船航行线路,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拖缆作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海上油气田勘探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 专论与综述
    刘元坤,曹叔巍,孙燕国,刘武,张志霞
    物探装备. 2025, 35(1): 5-8.
    在海上地震勘探作业中,综合导航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负责作业船舶的实时导航定位,还承担着作业现场的全面监控以及数据采集与控制的任务。本文介绍了Dolphin综合导航系统的组成;详细说明了其技术特点,展示其在系统构建、简化配置、数据通讯和一体化作业等方面的优势;最后,结合海上地震勘探项目中遇到的难点,进一步阐述了Dolphin综合导航系统的有效解决办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效果。
  • 交流与探讨
    王磊,张哲,张雪松,王卫刚,袁超
    物探装备. 2025, 35(1): 41-44.
    质量控制是保障eSeis系列节点仪器性能稳定、数据准确的关键。然而,随着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eSeis系列节点仪器的质量控制问题也日益凸显。eSeis系列节点仪器自检测试结果的提取与分析是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效果。
  • 交流与探讨
    代伟明
    物探装备. 2024, 34(4): 240-243,248.
    428XL仪器作为 Sercel 400 系列采集系统,向下兼容 408UL 地面站单元,至今已使用 17 年以上,而 408站单元则投入使用普遍超过 25年,可见其稳定性和可扩充性得到了检验。428XL仪器系统主机服务器采用工作站并基于网络化连接实现排列的构建和管理。为了适应大道数生产,早期的 428XL仪器主机工作站硬件基本都经过了升级更新。本文详细介绍了428XL仪器主机的典型故障,并针对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践证明,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可快速有效解决上述故障,保障野外生产的顺利进行。
  • 交流与探讨
    李猛,张晓峰,刘永正,王博,刘广宁
    物探装备. 2025, 35(1): 37-40.
    Z100节点在独立采集过程中使用CSAC-SA.45s原子钟准确计时。原子钟为节点提供了极为精准的时间基准。它能够以极高的精度测量时间,确保节点的时间同步性。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的协作和数据交换往往需要准确的时间同步。原子钟的稳定性也为节点的长期运行提供了保障。随着Z100节点在海洋勘探领域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对其内部的原子钟做检测是精确计时的基础,也是地震数据准确切分的保证。本文主要介绍Z100原子钟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参数。
  • 专论与综述
    刘德成,马林,李占欢,赵文清,李守英
    物探装备. 2025, 35(1): 13-16.
    本文主要研究在石油地震勘探项目中使用可控震源施工时,震源点在无人机航片上进行设计并提取准确坐标的方法。通过现场实验,证明在无人机航片上设计后,应用地理信息软件ArcGIS和测绘软件cass提取的坐标精度与人工RTK放样精度相当,达到厘米级,完全符合石油物探测量规范要求,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震源点的精准设计。这种直接在无人机航片上设计可控震源点并利用软件直接提取坐标的方法使石油地震勘探项目的震源点坐标设计实现软件化、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保证震源点设计质量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避免了测量人员野外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 专论与综述
    耿彦彩
    物探装备. 2025, 35(1): 17-21.
    eSeis节点单元作为现代地震勘探节点仪器用于数据采集的重要设备,其获取采集数据质量会直接影响后期数据处理和地质结构解释精度。本文从eSeis节点单元采集指标测试原理入手,对其采集指标测试失败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了几种常见故障及具体的诊断与维修策略,从而保证节点单元数据采集指标的准确性,以确保节点单元能够稳定工作,维持数据采集的质量与可靠性,为野外作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交流与探讨
    史小奇, 张宁, 徐庆儒, 石矿林, 吕宝荣
    物探装备. 2024, 34(5): 327-330.
    近年来为精细处理解释、整体研究提供资料基础,实现三维全覆盖,长庆油田陇东、陕北地区石油勘探呈连片状部署。地震勘探呈现大兵团作战,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常规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引进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利用其高精度DEM融合高清影像,在点位室内设计,成果质量检查,基站位置选择,电力线高度测量,山脊山谷线提取,成果补充等方面起到辅助物探测量的作用,达到提质增效双重目的,相信在石油勘探领域机载激光雷达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 专论与综述
    田文斌
    物探装备. 2024, 34(6): 359-364.
    为应对当前各国复杂的科技竞争形势,保障物探测量领域技术的自主可控,探讨单独使用北斗系统在现阶段物探测量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较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利用现有主流物探 GNSS测量仪器和软件,在石油物探测量生产应用场景中,通过单独使用北斗系统对石油物探静态基线测量、解算和 RTK测量作业精度及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行业规范要求,最终给出可行性结论和建议。
  • 专论与综述
    朱旭,张永山,孙洪杰,池林,张家荣
    物探装备. 2025, 35(1): 22-24,36.
    在物探测量项目施工中,通常采用1台参考站加多台流动站的RTK作业模式,野外施工时每天都会遇到因无法接收到电台中继信号而导致的暂停施工的情况,这时流动站需要等待电台中继转发信号后才能正常施工。当流动站没有数据链差分信号或网络信号而无法正常施工时,合众思壮星链续航功能为物探测量继续施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中国精度(Atlas)、合众思壮G970ⅡGNSS接收机星链续航功能(aRTK),对星链续航功能的测试和精度分析。经对比分析得出,如果使用星链续航功能,在失去电台中继信号的20min内还可以继续施工,解决了短时间没有电台信号而导致停止作业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 交流与探讨
    张迎春
    物探装备. 2024, 34(5): 316-321.
    本文从Sercel公司用于陆地和海上勘探的428系列地震仪器产品性能特点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海洋SEAL428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数据采集原理。文章从两者的野外采集设备布设和连接方式切入,对比两套系统的设备架构、数据传输、设备布设灵活性、带道能力、采集设备种类、采集设备故障排查等方面的异同。重点对SEAL428地震采集仪器的数据采集原理进行分析,对SEAL428的“鬼对”传输技术、数字滤波器原理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国内海洋物探装备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刘志刚
    物探装备. 2024, 34(4): 228-231,236.
    拍振是可控震源振动中常见现象,对振动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定心气囊引发的拍振为例,介绍其产生原理、以及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理解和解决拍振问题对可控震源设计和使用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和稳定性。拍振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振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震勘探和地质勘查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引出可控震源拍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希望通过探讨拍振问题,引起对可控震源非线性振动的关注和研究。
  • 交流与探讨
    陈敬国,李景叶,蔡敏贵,邓志文,王晓东
    物探装备. 2024, 34(4): 253-256.
    随着油气勘探向着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勘探作业发展,有线仪器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高效采集的需求,节点仪器已逐渐替代其成为新一代核心采集装备并在国内外多个项目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相比于有线仪器,节点仪器最明显的区别是其采集数据后集中下载处理,无法实现有线仪器的实时采集处理以及质控。因此,节点仪器在采集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决定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就目前主流节点仪器在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 专论与综述
    邸志欣,王东江,李佃锋,代斌,周建佩
    物探装备. 2024, 34(6): 365-369.
    当前节点式地震仪(下文简称节点仪)已经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采集生产中,大幅提升采集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野外节点仪易丢失、难寻找的问题,特别是节点仪遇到倾斜、遮挡、被盗藏匿等情况时,信号微弱或者根本无法提供坐标信息,人工寻找的成本高、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利用无人机、无线电、地空同步等技术定位追踪野外丢失的蓝牙型节点仪的技术方案,用以替代人工寻找模式,以达到快速、高效寻回并降低寻找成本的目的。本文详细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蓝牙信号的无线电物理特性以及数学空间解析几何工具,结合无人机等系列技术,形成“三角定向十十字定位”法,以实现对野外丢失的蓝牙型节点仪的高效定位和追踪。
  • 交流与探讨
    吴青松, 陈治庆, 徐志刚, 陈茜, 朱玉雷
    物探装备. 2024, 34(6): 379-383.
    随着国家全面强制推行数码雷管替代电雷管在地震勘探行业的应用,尽快掌握数码雷管的特性、操作流程与管控要求非常必要。通过分析数码雷管的特性及其在地震勘探行业应用的适应性,对起爆器起爆地震勘探数码雷管的起爆延迟与一致性等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在分析当前地震勘探数码雷管起爆器现状、民爆信息管理系统对数码雷管的管控流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数码雷管在行业应用带来的优势与挑战,并对未来应用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 交流与探讨
    曹俊文, 周凯, 刘晓明, 李铮铮, 袁超
    物探装备. 2024, 34(5): 335-339.
    采集设备在出入库验收和小队开工验收时,都需要按照标准进行年检测试和极性测试。受到测试场地条件的限制,所有采集设备都会密集摆放并且没有桩号。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剔除故障设备时,如何快速找到故障设备的位置就成了制约工作效率的一个难题。本文详细讲述了一种排列位置转换及广播软件的开发流程与使用方法,该软件具有操作简便、人性化的特点,能将仪器主机上的桩号信息转换为易于辨认的位置信息,并且通过专业App发送到查线工手机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IT与装备
    王焕改,谢小军,李健,李佃锋,张红斌
    物探装备. 2024, 34(4): 264-267.
    在地震勘探施工过程中,因野外环境复杂,传统的野外找点、找路工作方式速度慢、效率低。针对这个问题,测绘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创新,通过JAVA语言在安卓系统上成功开发出一款软件,命名为“物探千巡”。通过该软件,野外班组成员以手机为终端,在程序里输入任务区桩号,自主导航到目标点,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该程序已经在生产中广泛使用,显著提高了地震勘探生产效率,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专论与综述
    张登奎, 张津源, 王志刚, 王肃良, 孙强
    物探装备. 2024, 34(5): 296-299.
    磁法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矿产资源调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总结磁法勘探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其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探讨了磁法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提高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参考。
  • 专论与综述
    梁雪, 张宏远, 石煊朴, 吕小彬, 闫政强
    物探装备. 2024, 34(5): 311-315.
    本文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Cesium技术的油田二三维一体化GIS系统,旨在提高油田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无人机航拍和野外调绘获取油田高分辨率影像和详细地理信息,构建三维地形和设施模型。利用CesiumLab进行数据切片,优化数据加载效率。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前端通过Cesium和Vue.js展示三维场景,后端使用Spring Boot和MySQL进行业务和数据管理。集成了场景漫游、图层管理和规划设计等功能模块,支持油田全方位分析。文章总结了系统应用效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交流与探讨
    曹雄伟,李育龙,宋昊,许宗武,熊彦荣
    物探装备. 2024, 34(4): 244-248.
    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基于能够灵活应用于多种复杂环境、投入辅助设备和人员少、无接收道数限制、采集过程中无需等待查排列时间、节点电池长续航周期、节点质量控制报告快捷回收等特点,实现了地震采集施工的降本增效,引领地震采集行业的发展。但是,基于目前节点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节点接收到的单炮记录数据不能实现实时回收,一般是等待节点采集完所有需要接收的单炮记录数据后才回收节点,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无法及时对单炮记录进行质量监控,不能及时准确发现雷管响、弱炮等现象,导致不合格单炮补炮不及时,造成质量隐患。本文通过对爆炸机井口检波器记录地震波数据和每个炮手回收2个节点记录不同炮检距的单炮数据综合分析,准确地监控了每日的雷管响、爆炸不全等弱炮现象,及时对不合格单炮采取弥补措施,有效地保障和提高了节点盲采地震采集资料品质。
  • 交流与探讨
    吴迪,田磊,慕艳,张亚梅,王江涛
    物探装备. 2024, 34(4): 249-252.
    动圈式检波器由于自身线圈结构的特点,在测试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和引入各种脉冲振荡等干扰信号,本文通过对测试仪在测试直流电阻、阻尼系数、自然频率和灵敏度、失真度等过程时序信号的详尽分析,重点分析了其测试阻尼系数、自然频率和灵敏度等三项参数时阻尼衰减震荡信号的信号衰减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检波器测试和测试仪设计应用及校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IT与装备
    杨子龙, 石添尹, 秦茂华, 孙长河, 张兴发
    物探装备. 2024, 34(5): 343-346.
    Boom Box3爆炸机独立激发模式是一种全新理念的井炮高效采集模式,它基于GPS进行授时定位,基于WiFi-HTML技术进行参数设置和炮后信息处理,基于“时间槽”隔离技术进行自主激发,在复杂地形施工条件下,能够有效提高地震采集效率。本文介绍了Boom Box3爆炸机,对Boom Box3独立激发模式的原理、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Boom Box3独立激发模式测试、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认为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南方山地和黄土塬地区全节点采集项目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 学苑与信箱
    季志强, 王春强, 郭云利
    物探装备. 2024, 34(5): 347-350.
    国外某石油勘探项目首次采用VSC导航进行可控震源施工,对队形中多台可控震源正常停点和偏点提出了新要求。为此,研发人员针对这些新要求对VSC导航进行了功能升级,通过增加测线角度定义和测线附着两个新功能,满足了施工要求,有力地保证了项目顺利开工和高效运作。本文以该二维项目施工为例,对VSC采用多台可控震源组合施工时的队形定义以及具体设定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为施工技术要求而开发的两个新功能及相关参数的设置。
  • 专论与综述
    柴成睿,张建新,罗靖宇,任彦臣,焦新程
    物探装备. 2024, 34(6): 370-373.
    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具有智能功能的旋钮,用于在人机交互中输出数字信号。传统旋钮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测性能单一、稳定性差、操控繁琐、反应慢、MCU可读性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采用特定的编码技术和材料,成功设计了一种可输出数字信号的智能旋钮。旋钮对多路电路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复杂电路易于操控,文章介绍了一种可输出数字信号的智能族钮的设计、检测以及显示方案。数字信号输出旋钮利用 CD40147BCMOS编码器将十位的数据编码转换成四线程的 BCD数据,经过 SN74HCT165 移位寄存器将数据串行输入给 MCU。输出数字信号旋钮具有数据可读性强,反应迅速,故障率低,易于操控,结构简单等特点。
  • 交流与探讨
    黄国华, 王正军, 贾云龙, 万贵华, 胡正华
    物探装备. 2024, 34(6): 374-378,383.
    针对南方复杂山地物探项目中物资搬运只能依靠人抬、肩扛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的人工搬运方法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TF600重载无人机的性能特点,从运载方式、起降点和投放点的选择、遥控方式、航线规划及安全验证、吊运物资搭配包装、飞行控制、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总结出一套重载无人机在南方山地运输物探物资的安全高效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南方山地物探物资搬运效率,降低搬运作业安全风险。
  • 专论与综述
    王光德,刘志刚,刘小峰,法炜,曹文娟
    物探装备. 2025, 35(1): 25-30.
    可控震源数字化平台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终端(以下简称采集终端)是新研发用于对EV-56可控震源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的车载设备,采集终端能够结合EV-56可控震源的CAN总线系统对可控震源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采集,同时还能够扩展采集独立的外部RS485类型传感器数据。通过4G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通讯等方式进行信息传输,采集终端采用基于MQTT的网络通讯协议对数据在采集终端和服务器平台间进行传输。本文就EV-56可控震源CAN电路系统特点、采集终端的接口扩展功能、数据通讯特点、MQTT通讯协议以及初步应用情况作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