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0-11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易碧金,赵汀,于圣慧,蔺大禄,段晋华
    物探装备. 2018, 28(6): 351-358,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数据时代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已全面进入"两宽一高"勘探时期,来自于宽频带、宽方位、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记录,全地表、低成本、健康与安全环保的更高要求以及短作业周期的野外施工作业等多方面需求的升级,对地球物理勘探开发核心装备——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社会发展、物探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地震仪器技术现状、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
  • 段昌平,翟立新,齐永飞,张平,刘晓辉
    物探装备. 2018, 28(6): 359-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AS12000H是Sercel提供的新一代地震数据存储设备,可以同时应用于508XT和428XL地震勘探系统,相比于NAS4000,NAS12000H拥有更大的存储空间,并且通过扩展配置高速光纤卡,NAS12000H可以获得更为高速的数据读写速率,本文对NAS12000H的功能、配置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结合508XT系统介绍了其使用方式。
  • 陈威,宋占武,周天宁,黄兴琦
    物探装备. 2018, 28(6): 363-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基于VNS2000震源导航系统可控震源独立激发的工作流程,并通过野外大量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采用独立激发施工方式对震源导航设备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要求都很严格,尤其是如何处理好震源临界工作区域的工作状态,减少对资料采集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后期资料处理的难度。
  • 张留争,黄磊,刘一帆,成新选
    物探装备. 2018, 28(6): 367-371,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428XL仪器软件许可的限制以及仪器自身设计的局限,428XL仪器在超大道数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带道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可控震源施工过程中,通过428XL仪器多主机的联机方法的应用,进行一系列的参数设置,有效解决了其仪器带道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428XL仪器的多主机联机不仅适用于可控震源作业,也可以应用于井炮作业模式,还可以用于428XL仪器使用VE464箱体与其他仪器联合作业。
  • 王雪峰,李飞,刘聪伟,刘博,金其虎
    物探装备. 2018, 28(6): 372-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辽河油田在曙光潜山带部署了高密度Walkaway-VSP项目,同时在该区首次采用炸药震源、高精度可控震源两种激发方式采集,实现了高效采集,获得了优质的VSP资料。通过本次攻关得到的可控震源资料优于炸药震源资料,这说明高精度可控震源具备在该区作业能力,值得在类似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 交流与探讨
  • 孙军和,黄玉峰,陈龙,张玉升,
    物探装备. 2018, 28(6): 376-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VE系列可控震源控制系统作为陆上地震勘探使用最广泛控制系统之一,其中GETDSD功能能够很好地识别震源工作状态,是保证地震资料品质的重要前提。同时,对震源的故障查找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从而能及时发现震源故障并进行排除,也是可控震源质量控制的要求。从仪器角度能快速识别出震源故障,及时替换带病震源。GETDSD文件中包含了丰富的震源状态参数信息,通过对GETDSD文件的分析就可以及时获得震源的部分性能状态,辅助确诊震源故障。本文释义了GETDSD文件中各参数以及其与DSD安装、震源标定的关系,有效地指导震源仪器技术人员通过对GETDSD文件中各项参数的变化快速识别和分析震源故障,达到保证地震资料的质量品质。
  • 郭振兴,龚艳平,田永庆,万立军,杜韶鹏
    物探装备. 2018, 28(6): 381-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排列的施工质量对于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极为关键,而对于排列的质控主要通过日检分析来完成。日检分析在空间上不能覆盖所有接收道,在时间上不能覆盖所有时段。本文介绍一种通过ADSTA(Ancillary Data Standard for Trace Attribute)文件来分析地震采集全时段、所有活动排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排列质控的升级,同时可监控资料品质的变化趋势。此方法在数字化地震队的远程质控、拓展实时监控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 乔永杰,方守川,吴绍玉,张志霞
    物探装备. 2018, 28(6): 384-386,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海上地震勘探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Ocean Bottom Node作业模式成为一种广受业界欢迎的地震采集技术。该技术特点之一就是导航数据采集量大,不同的甲方公司对于数据成果的要求各有不同,而目前没有一款适合的导航数据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基于此,在OBSOffice 1.0的基础上研发了OBSOffice 1.5版本软件,能够进行OBN作业模式下的导航数据后处理,并成功应用于生产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花鑫升,姬计法,刘增祺
    物探装备. 2018, 28(6): 387-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锤震源以其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近地表地层结构探测、横波勘探、工程物探等地震勘探项目。本文主要介绍了重锤与428XL地震仪的连接方法以及428XL地震仪的参数设置。提出了利用428XL地震仪的LCI或交叉站均可实现锤击放炮,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 曹俊文,杨明文,邱云飞,陈顺邦
    物探装备. 2018, 28(6): 390-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硬件连接和软件操作两方面详细介绍了网络映射技术在G3i仪器QC中的应用方法,并通过与常规QC做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将网络映射技术应用到QC中的优点。
  • 殷学涛,柴军兵,苏海青,庄志伟,邱春雷
    物探装备. 2018, 28(6): 393-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GBC和国外的TBC软件,对青海冷湖三号项目的 GNSS控制网观测数据,采用单卫星和组合卫星的方式,设置相同的处理条件,处理基线和网平差,详细比较了GBC与TBC的处理结果。其中GBC的基线处理结果与TBC的差值平均小于3cm,网平差结果与TBC的差值平均平面小于1cm,高程大约为2cm。GBC处理结果与TBC的结果一致,是可靠的,符合石油勘探相关规范。
  • 刘小峰,槐永军,刘会林,白志国
    物探装备. 2018, 28(6): 399-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可控震源与地表耦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机械液压的限制条件、控制模型及基值力控制原理来说明可控震源输出力应根据工区主要地表条件来确定合适的驱动幅度,从而避免一味追求高输出力而降低了子波的重复性和地震资料的品质的实际情况。
  • IT与装备
  • 史小奇,柴军兵,叶灵,司海新
    物探装备. 2018, 28(6): 404-408,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石油物探工程中,为了提供位置基准,必须进行控制网联测,引入国家控制点。目前石油物探工程领域控制网数据的处理软件主要是美国天宝公司的TBC,但处理石油物探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控制网有诸多弊端。GBC是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开发的控制网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符合石油物探工程习惯,内置石油物探测量标准要求。GBC软件具有导入各版本的RINEX数据、基线处理、网平差和报告输出等功能,并在基线处理前加入了固体潮汐、海洋潮汐、卫星端和接收机端的诸多改正,可以处理超长基线。本文从两个石油物探工程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结果及与TBC软件处理的比较结果可以得出:GBC在百公里左右基线数据处理精度与TBC基本一致或稍优,处理结果符合石油物探测量的相关限差要求。
  • 学苑与信箱
  • 王国芹,应建金,杨东
    物探装备. 2018, 28(6): 409-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oogle Earth以其直观的显示和方便的人机交互,在地震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地介绍Google Earth在地震勘探测量施工中的应用。
  • 新技术介绍
  • 鲁瑶,曹杨,孙卫斌
    物探装备. 2018, 28(6): 412-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在海底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矿勘探以及海洋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受现有硬件装备、技术水平、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多年以来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在国家863海洋技术领域重大课题支持下,我国在海洋电磁勘探装备、方法理论研究等领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牵头负责的"十二五"863计划课题"深水可控源电磁勘探开发系统"在六所大学和两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自主研发了我国首套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装备,并在南海某已知油气目标区成功进行了工业化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