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4-25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卢涛,任文静,王钗,袁辰,任妮桢
    物探装备. 2024, 34(2):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锂电池被大量应用,锂电池具有能量高、寿命长、污染小等优点,为野外石油勘探设备长时间稳定工作提供了保证,但在使用中对充电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开发专用的充电设备。本文应用大电流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BQ24610来设计海洋地震节点采集站集中充电箱体,实现对供电电池组进行大电流充电控制,同时提供多种检测接口,方便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测。该充电柜应用于海洋地震节点采集系统中,适应海上复杂施工环境,为海洋节点顺利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 成新选,白玉山,王博,王春丽,邓久奇
    物探装备. 2024, 34(2):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地震勘探技术问世以来,地震检波器的接收效果就始终是行业内技术人员持续关注的技术问题。客观、全面、准确评价检波器的接收效果是地震勘探项目设备选型的基础,也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行业内常见的一些模拟检波器芯体在同源激励条件下的响应情况进行了幅值、相位和频谱等方面的对比和分析。
  • 王玺,刘显军,胡建林,黄鹏,刘金龙
    物探装备. 2024, 34(2):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跟管钻井在地质钻探、资源开采等领域中普遍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跟管钻拔管器拔取套管时,套管卡钳存在较大不足,原拔管器套管卡钳采用两个半圆锥形楔子式结构,卡钳卡紧或松开套管时需使用榔头大力敲砸才能与套管卡紧或分离,费时费力,拔管效率低,井越深卡钳卡紧分离越费力,劳动强度越大。因此,在跟管钻机拔管器上,研制了一种快速自锁卡钳,能够实现无需人力,自动锁紧套管,提升拔管速度,缩短钻井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钻井效率。
  • 涂果,顾明峰,庄志伟
    物探装备. 2024, 34(2):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柴达木盆地,利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专业化软件GeoSNAP Base Control处理勘探施工中卫星定位仪的采集数据,再使用动态后处理差分解算出的物理点成果弥补实时动态采集质量不合格的点,最终融合出所需的成果数据,将该技术投入到地震勘探实际生产中,有效降低了RTK采集数据因差分数据链失锁、信号拥堵等未获得合格数据而导致的大量物理点事后补测事件,同时也通过PPK验证RTK成果的正确性,这个过程即PPK增强技术。本文采用物探生产数据探讨RTK与PPK融合的完好程度,说明其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 乐强,况伟,何友才,吴畏,张艺馨
    物探装备. 2024, 34(2): 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勘探部署区块面积的增大和勘探周期的缩短,多地震仪联合作业项目逐年增加。受该施工特性影响,现有施工方法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采集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无法满足行业需求。文章首先分析多地震仪联合作业的特征和传统作业方法,提出兼顾提高效率和杜绝互扰的目标;然后介绍了激发指令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其次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最后通过野外试验数据得到系统能初步满足目标的结论。
  • 赵继晨,程孝义,戴小叶,黄启元,李少军
    物探装备. 2024, 34(2):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公司自主研发的eSeis节点仪器在国内多个项目的成功应用,后期的维护和改进工作也在如期进行。本文结合eSeis采集站主电源电路,简要介绍了LTC3622芯片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并针对在电路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 张魁军
    物探装备. 2024, 34(2):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是由人工爆炸产生弹性波在地下传播的弹性波场,用仪器观测由此引起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处理、解释,研究地质构造形态和矿藏。这种激发方法需要雷管引爆炸药,产生弹性波来达到勘探目的。雷管必不可少,运输则是重要环节。爬山时重心向前阻挡包药工前进的步伐,下坡时重心向后,如遇道路湿滑人向后摔倒时,箱子落地人落箱子上会造成严重人身伤害。行走峭壁边缘方形箱子剐蹭峭壁及钩挂植物枝叶,造成滑落涧底的危险。对上述危险状况经过长期试验,改变箱体形状使其圆滑,避免剐蹭。背负方法改肩背为腰跨,使重心降低减少滑倒。加装减震装置,减低伤痛级别。同时,腰果型雷管箱打破以往规则箱体的新思路,具有一定创新性。
  • 李扬,瞿维迎,余锋,秦雷,孟祥顺
    物探装备. 2024, 34(2): 98-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复杂工区使用超大道数的数字和模拟节点进行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施工时,如何快速回收排列节点的质控数据是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节点HyperQ质控技术和质控数据回收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无人机地图文件格式、飞行参数、实际路线设计以及HyperQ网关供电等主要影响质控效率的因素,有效解决了通讯覆盖及质控数据高效回收的问题,形成了一套优质高效回收HyperQ质控数据的解决方案,对复杂地表、大道数地震采集项目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 交流与探讨
  • 武永生,樊慧文,槐永军,王林超,王洪涛
    物探装备. 2024, 34(2):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地震勘探重要激发源的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可控震源本身包含机械、液压、地面多个非线性子系统,属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反馈范畴,难以控制,经典的开环控制不适用可控震源,如何利用精确线性化控制实现可控震源控制系统鲁棒全局稳定性是关键一环。本文针对可控震源振动器闭环系统做了阐述,重点介绍可控震源振动器闭环系统的架构、系统的多个闭环、工作原理、伺服闭环控制技术以及影响闭环控制系统的一些因素。
  • 周天宁,贾纯子,韩善锋,宋占武,刘潇
    物探装备. 2024, 34(2): 106-108,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智能化地震队一系列软件推广应用,当前物探各工序实时生产数据得到了及时有效采集,并且存储在稳定可靠的存储媒介中。这些生产数据目前也有很多需求方,如终端导航、生产指挥、质量控制方面等。如何将存储的数据面向数据需求有效地组织利用起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物探生产数据开放服务平台,将数据以标准化接口服务方式开放,面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的数据接口服务。从而将存储的数据面向数据需求有效的组织利用起来,打破信息孤岛,满足当前第三方应用对物探生产数据共建共享的需求。
  • 贺子延,刘作达,陈宪战,陈继伟,吴迪
    物探装备. 2024, 34(2):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石油勘探行业,涉及到对勘探中所用的各种仪器进行埋置,各野外小队有各自的设备,种类繁多,通用性、互换性较差,而且现有埋置设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针对现状,现研制了一套电动分体式三合一埋置工具,可用于大部分勘探仪器的埋置,进行了三种勘探仪器的埋置试验,并应用于电磁勘探项目中,获得了勘探小队的认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推广前景。
  • 王津,李岳,刘金中,余丹逵,孙宇昕
    物探装备. 2024, 34(2):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U1550L型奔驰车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野外勘探项目的主流辅助工程车。但是由于使用条件恶劣,环境复杂,使得其打气泵经常出现前油封漏油、打气慢以及上盖垫子漏气等问题。以往采用以换代修的方式,这样存在零部件供货周期长、旧零件性能无法保障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维修效率。本文通过列举和分析一些常见的打气泵故障原因,创新性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式如:改进工艺、国产替代、配合补偿等,为野外勘探施工针对U1550L型奔驰工程车打气泵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一些参考。
  • 袁琛皓,刘志刚,宋晓伟,肖明,郝磊
    物探装备. 2024, 34(2):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控震源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激发源,其激发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地震资料的品质。当可控震源出现振动故障时,其激发质量也不受控,不合格的振动不但影响地震资料品质且会降低施工效率。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现场技术人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点并进行修复,避免影响施工进度。传统的故障排除方法多是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可控震源振动异常数据进行分析,精准判断出可控震源振动故障,从而降低一线技术人员对振动故障判断难度,提高维修效率,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激发品质。
  • 何媛媛,乔永杰,李春芬,韩善锋,胡素平
    物探装备. 2024, 34(2):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智能化地震队系统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同时详细的论述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实现,进而实现了数字化人员培养,以实际操作演示为主要手段,通过“桥梁式”实训教学模式,使学习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工序操作方法,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地震勘探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资源可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工作,从而有效促进人员培训工作开展的直观性和创新性,提高人员培训效率,有力推进项目标准化运作,实现了项目降本提质的目标。
  • 蒋宗和,万平,罗辑,张天赐,张亚荣
    物探装备. 2024, 34(2): 12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勘探是一项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应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资源调配和风险防控。本论文旨在以智能化地震队生产指挥系统为切入点,以其在2023年四川盆地某大型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例,探讨智能化地震队生产指挥系统在数据管理与分析、资源调配、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的作用,分析大数据平台在地震勘探的应用效果,展开应用价值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思路,进而深入发挥大数据在地震勘探领域的潜力。
  • IT与装备
  • 孟庆夫,韩善锋,李默,任骏,赵博琛
    物探装备. 2024, 34(2):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eSeis Neo节点QC数据回收软件(简称GeoSNAP-eSeis Neo),与智能化地震队系统指挥中心云端存储技术建立强大用户数据库,实现各种数据的互通,地理信息数据与QC原始数据实时共享,构建一个实时的QC质控系统;实现QC数据回收全面信息化,具有定位与导航、多元化的采集方式、实时质量控制、生产进度智能化显示与统计等功能。该软件适用性强,能够安装在具有安卓系统的移动端,降低了生产成本;内外业质控一体化,缩短了QC质控周期,助力物探生产中的QC回收工序高效率、高质量管理,更好地满足物探生产需求。
  • 李晶,李春芬,韩善锋,孙芳霏,张娜
    物探装备. 2024, 34(2): 129-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排列质控是地震勘探工序的重要一环,在现阶段,仍然主要依赖人工前往作业现场进行质检,通常采用抽查的检查方式,近几年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采集效率的不断提高,对排列质检工序的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传统质控方法存在的用工量大、人工干预多、错误率高、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实时智能质控方法,创新设计研发了智能化地震队系统的排列管理功能模块,数据的采集、收集、整理、排列故障处置等质控工作由智能化地震队系统实现,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操作干预、减低了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员增效效果明显。通过在多个实际野外勘探项目中应用,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实际应用效果显著,为地震勘探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学苑与信箱
  • 王荣,梁福河,齐崇伟,董海宝,谢伟
    物探装备. 2024, 34(2): 134-136,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控震源都有一个由其排量确定的满出力频率,低于这个扫描频率时,流量会限制震源出力,造成出力减小。高于这个频率时,对流量的需求减小,因此,系统需求的流量和频率有很大关系。当液压系统流量不足时,将直接导致震源重锤无法按照扫描信号的要求运动,从而产生畸变。本文针对某可控震源低频段的畸变问题进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单频测试等方法逐步排查,找出产生畸变的原因是由重锤内油道口遮挡所致,并通过重新安装重锤活塞套排除故障。
  • 张登奎,王肃良,闫佳佳,郭聪林,孙强
    物探装备. 2024, 34(2): 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往往会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探和预测是非常必要的。综合物探方法是集多学科交叉,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科技手段,对滑坡进行综合勘查的一种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探讨了利用综合物探方法进行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可行性,并对该技术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能够为滑坡地质灾害提供地下信息,对理解滑坡形成机理,判断滑坡稳定性,开展滑坡灾害预警等都有很大的帮助。